宋叔起身将包厢的门重新关严实,方越老师的目光也变得异常严肃。
从他们的神色中,我有种预感,金陵博物馆的这个机密绝对不一般。
梅馆长首先弯下腰,从她随身的黑色皮包中取出来一只木质的盒子,盒子的外形成暗红色的樱桃木,外形如同学生的文具盒大小,高度约莫有七八公分的样子。
她轻轻叩开首饰盒子,里头的一件金黄色的物件呈现了出来。
“吴岩,你先上手看看这件藏品。”
盒子里的物件一露面,我的内心顿时就咯噔了一下。
古玩场上鉴宝素有一眼假的说法,但也有大开门的俗语,意思就是说这东西敞亮,无须多看一眼的意思。
眼前这个物件便是名副其实大开门的宝贝。
首先这物件并不大,别看外头的盒子硕长,里头的物件拿出来仅有正常人的手掌大小。
外形呈圆球形,整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分为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制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
它的顶部设有环链和拉钩,乍一看像是古代人挂在腰间的随身物件。
“唐朝的香囊?”
从唐朝开元年间开始,坊间就开始流行这种金属材质的香囊,中间特别设计了一个同心圆的勺子,用来盛放香料,从而保证香料不会从勺子中漏出。
“等等!这是皇家用品?”
我随后意识到这一点,金属材质的香囊在唐朝本就是达官贵人的装束的,但唐朝却有着明确的规定,寻常人把玩的物件,仅能使用花鸟虫兽的花纹。
只有皇家用品才有资格使用龙纹和凤纹,眼前这只香囊随处可见凤凰纹路的符文设计,也就是说这件特殊的香囊是唐朝时期宫廷妃子专用的香囊。
我先是双手将香囊捧在手心,这香囊看似体积不大,捧在手心却尤为沉淀。
金质的材质、制作精巧严丝合缝,顺着环形球体沿边往下看,隐约看到了若隐若现的落款,两个字:太真。
我去!
看到这个落款我瞬间看懂眼前的这件特殊的藏品,禁不住脱口而出。
“唐葡萄凤纹香囊?当年唐玄宗李隆基送给杨贵妃的葡萄凤纹香囊?“太真”就是当年杨玉环的字号!”
我脑海间思绪万千,这是我为数不多没见过实物的藏品。
当年师爷跟我提到过这件藏品,在史书上被成为“千金香囊”,是当年唐朝开元皇帝李隆基送给爱妃杨贵妃的一件礼物,花费千两黄金打造出来的一对香囊,所以故名千金香囊。
“因为这香囊的设计外形跟葡萄相似,所以也被称之为葡萄凤纹香囊,总共是一对香囊,其中龙纹香囊李隆基自己留在身边,而凤纹香囊则是馈赠给杨贵妃。”
“当年李隆基为了打造出这一对香囊可谓是煞费了苦心,为了赶上秋季牡丹花的花季,李隆基召集了唐宫内的能工巧匠,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设计出这么一对构思巧妙的香囊。”
我尤其记得当年师爷说起这对香囊的时候,也是头头是道,他虽然没见过香囊的真身,但却用图纸画出他脑海中的形象,居然跟眼前的这只香囊有七八分的相似。
“厉害厉害。”
梅馆长朝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不亏是吴家栋的儿子,一眼就看出了这件藏品的真身,没有错,经过我们各方面专家师傅的鉴赏和考证,它就是开元年间唐玄宗送给杨玉环的那件凤纹香囊,根据史册记载,这件凤纹香囊随着杨贵妃的死从而神秘消失,但谁也没有想到千百年后,这件宝贝会再次出现在金陵。”
方越老师插了一句:“吴岩,你顺便给它估个价?”
我说这个我可估不了,单说这香囊的工艺放在古玩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自身又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参考价值,它可不能单独用钱来衡量。
宋叔安慰我说:“没事吴岩你尽管说,梅馆长和方老师都不是外人,就以你的目光来考量,如果把它放在古玩场上、放在拍卖行上、它的最终成交价格能达到多少?你说一个范围就行。”
这个倒是难不倒我,当年我师爷特地从内部渠道弄来了拍卖行的成交价格表,其中不乏一些世间罕见的珍宝。
比如光绪年间的粉彩鸟盘,当时就拍出了1800w的天价,明代龙泉窑的双耳瓶也拍到了1680w的天价。
“各位,如果非要用价格来衡量的话,我觉得它的价值应该在1200w左右,可惜另外一件龙纹的香囊不见踪迹,如果能够凑到一对的话,它们的估价价值至少能超过3000w,从文物的定义级别上来看,它应该属于国宝的行列了,如果在我的手上,给多少钱我都不会考虑出手。”
“说的好吴岩!国家的宝贝给多少钱都不卖!咱们金陵古玩圈要的就是你这种态度,吴岩你知道吗?当年这件宝贝正是一个无名英雄捐赠给我们博物馆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你的父亲吴家栋。”
我父亲?
“10年九月十五号,你父亲以私人的名义,将这件凤纹香囊无偿捐赠给博物馆,当时负责接待的是老馆长、包括方越老师、还有我在内的三个人,你父亲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博物馆将这件藏品秘密保管,暂不对外界展示,待到时机成熟再把它拿出来。”
“等等!”
我站起来抓了抓后脑勺,脑子有点凌乱,这么会的功夫各种疑惑如同潮水一般把我脑子塞得满满当当。
我父亲为什么要把这么一件价值不菲的宝贝无偿捐赠给博物馆?
又为什么要秘密保存?等到时机成熟再拿出来?时机成熟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
还有!
这件唐朝风纹香囊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和宋紫薇去侯家的相亲又有什么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