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尺!
呈现在我面前的居然是一只长条形状的镇尺。
什么是镇尺?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古代镇纸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面积较小而分量较重,材质多为玉、铜以及水晶等等。
而我之所以惊讶,则是因为眼前的这只长方形镇尺的材质,居然是陶瓷的材质,头尾两边的造型是龙头和龙尾的造型。
这两个细节可就不一般了。
在古代,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用陶瓷龙形的镇尺。
从清朝早期开始,皇宫宫廷内的太傅为了让皇子们养成轻拿优雅的姿势,特地让工匠们打造出陶瓷材质的镇尺,特点是采用了脆性高的釉料来制作。
但凡皇子的动作不规范、或者落手的力度过大,手中的陶瓷镇尺就极容易被损毁,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因为用不惯这种陶瓷的镇尺,一个下午摔碎了九只陶瓷镇尺,因此被他老爹雍正皇帝罚站面壁思过。
眼前的这只陶瓷镇尺,整体呈灰白的色调,镇尺的品相保存还算完整,四周围依稀能够看到清晰的龙纹纹路,左侧右下角的位置上还留有一撮清晰的小字。
光绪八年,叔平敬启。
我不动声色先查看这只镇尺四周围的品相结构,确认这是一副清朝光绪年间的真迹,目光才落到最边上的那款小字上。
“这只镇尺,应该就是光绪年间著名的太傅,翁同龢,叔平则是他的字号,翁同龢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15岁时就考中秀才、22岁时考中举人,最后在咸丰六年,也就是他26岁的时候就中了状元,在学问和书法上都达到了高峰。”
“这个人不仅仅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此外他还是同治皇帝的老师,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代帝师之一。”
“当年翁同龢一直都是慈禧太后所信任的心腹,慈禧还亲切的称呼他为翁师傅,由此可见当年的翁同龢在清朝政府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再来看眼前的这只陶瓷镇尺,用的是当年最为昂贵的白釉陶瓷,走的是景德镇的窑口,无论是釉色的调色、花纹的绘制都代表着同治、光绪年间最高的水准,别看它的落款是翁同龢,但它却是正儿八经清朝宫廷的经典作品。”
“吴岩老师?”红姐特意提高了嗓门:“以你的角度来看,这只光绪白釉镇尺价值多少钱?”
我说在朝天宫的市场上,也能看到不少材质的镇尺,青铜、黄铜、白玉、甚至纯金制造的镇尺也并不少见,唯独这陶瓷材质是当中最为特殊的种类,也是保存存世最少的一种。
“如果它的品相完整,没有缺陷的话!价值至少不会低于五百万。”
我之所以估出这个这个价格,是因为去年看了王大刚主持的一起特别节目,其中就有一位老教授收藏了两件这种陶瓷的镇尺,现场的专家给他估了将近一千万的价格,当时在古玩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如今陶瓷镇尺的热度依然居高不下,上个月燕京的某个杂志做了热度调查,陶瓷镇尺排在青花瓷之后,位列第三。
五百万还只是我的一个保守的价格,如果它的外围内部没有被修补过,价格还会更高,具体有没有缺陷纰漏,还得等我进一步查验才能得出结果。
“吴岩老师!这件藏品作为新店的镇店之宝不过分吧?”红姐特意朝我问道。
叮铃铃!叮铃铃!
我刚准备说话,手机的铃声就急促响彻开来,电话显示是古德海打来的。
我跟红姐和老杜打了个手势,跑到别墅窗户接通电话。
“吴岩,出事了!方越老师出事了,你现在在哪?马上来一趟徐氏集团的赌宝坊!”
什么?
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方越老师出事?去一趟赌宝坊?什么时候方越老师跟赌宝坊产生联系?
“方越这次真的是疯了!你还记得上次方越拿出来的那只掐丝珐琅大肚瓶吗?”
我说我知道,方越老师打算用那只掐丝珐琅瓶、外加六百万的现金去跟日岛人换五牛图,结果被日岛人给拒绝了,对方认为掐丝珐琅瓶不具备对等的条件,出什么事儿了?古会长?
“这事我一时跟你也说不清楚,方越老师打算跟松本一郎在赌宝坊赌斗!约定下午的两点钟,在徐氏集团的赌宝坊开赌!”
“什么?方越老师跟松本一郎赌斗啦?”
我情不自禁的喊出声来,这事要不是从古德海的口中说出来,打死都不会相信方越老师会去日岛人赌斗?
他老人家最讨厌的不就是赌斗吗?
“方越老师通过校长跟松本谈的条件,拿出掐丝珐琅瓶,外加一千万的现金,去跟松本赌斗,松本原本是不同意的,但因为顾忌校长的面子,所以才勉强答应,不是等价交换,而赌斗判输赢!”
我立即顿时咯噔了一下,我自然知道这判输赢的意义,赢了,方越老师能够如愿拿回丢失的国宝五牛图。
输了,不仅要输掉那只掐丝珐琅瓶,还顺带要输掉一千万的现金。
双方玩的有点大啊!
“吴岩你赶紧回来一趟,松本的实力不可小视,就算是方越老师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站在方越老师的身后,为他出谋划策!无论如何也不能输掉这场赌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