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藏品系数亮相。
趁着我上手观察的同时张俊开**代这三件特殊藏品的典故。
“黄金算盘,这件藏品是公司上个月的时候收回来的,具体花了多少钱我先卖个关子,算盘的正面有一个拇指大小的印章,刻有《金口良才》的字眼,看到这个印章相信在场的老板有人应该知道它主人的身份了,刘良才。”
“咸丰年间紫禁城内务府的总管,刘良才,他当年在紫禁城负责宫里头一切账目的统筹,也是因为他的兢兢业业、将皇宫内大大小小的账目管理的井井有条,因此得到了老佛爷的肯定和赞赏,特地赏赐他金算盘一把,以及黄马褂一件。”
“碰巧,这刘良才的后人就住在我们金陵,就在上个月刘良才的孙子刘国喜先生来到我们这,将这件金算盘转售到我们的徐氏古玩店,也是得到了我们店内几位专业鉴宝师的一致认同。”
我仔细观察金算盘的表面、算珠周圈,随即就看出几处特殊的细节。
所谓的金算盘,其实并非纯金的材质,只是在其表面添加了鎏金的金粉粉末,众所周知咸丰年间的朝廷是出了名命的穷,当然这个“穷”说的是当年的国情,慈禧太后就得另说了,国库都没钱打仗,她老人家每天照旧是牛奶泡澡、满汉全席108道菜、一根葱丝都不能少。
回过头再来看这幅金算盘,说白了就是后人炒作出来的噱头罢了,其中的含金量是要大打折扣的。
再来细品张俊的这番介绍,貌似在有意无意间的提醒我:这是刘良才的后人卖给我们的的,它也得到了我们的鉴宝师的认可,所以它就一定是真迹无疑。
是不是真迹你说了不算,中国的古玩圈从来就不缺讲故事的。
随后是第二件,唐代唐三彩的陶俑,这是三件藏品中最为特殊的一件。
“好的各位老板,再来看我们的第二件藏品,唐三彩侍女陶俑,听到唐三彩的名号相信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冥器,没错,我们认知中的唐三彩瓷器、陶俑大多数都是属于陪葬品的属性,目前市面上唐三彩的真迹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从地下墓室中挖出来的,凡是从墓室中挖出来的,行内人都统称为冥器,国家也有明文规定,唐三彩被列为禁止售卖、转让的文物行列当中。”
“但是我要说的是,此唐彩非彼唐彩,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唐三彩的颜色是红、黄、白、大家再来看我们这件唐三彩侍女陶俑,它的颜色就是红、黄、蓝、这种唐三彩的作用就并非是帝皇殉葬的陪葬品,而是用来点缀摆设的物件,在行内又被称之为蓝三彩。”
张俊所说的这种唐三彩确实是存在的,当年师爷特地坐火车带我去洛城的博物馆看过,蓝三彩跟唐三彩的工艺属性是几乎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颜色上的差分。
简单来说,一种是用来陪葬的,一种是用来当摆设的。
估价上同样是价值不菲,类似于这个规格的三彩瓷器,至少是三百万起步的,赌宝坊之所以敢把它明目张胆的摆在这,就是因为它是蓝三彩的缘故,否则早就被有关部门找上麻烦了。
“各位老板,再来说说这件唐三彩的由来,这是前几年一位金陵的教授去洛城旅游,无意间找到的一件藏品,回来之后才发现这是大名鼎鼎的蓝三彩,也是在去年,这位教授将它捐赠给了我们赌宝坊,作为万盛赌宝坊开门营业的大礼。”
“我不信!”
站在我边上的周三坤,摇头分析道:“吴岩,坤叔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你一点,你看这唐代侍女的手上拿着一只黄色的皮鼓,皮鼓的谐音就是屁股,谁特么开门营业给人送屁股的?反正我不信!”
周三坤的话提醒了我,我特意上手触摸了陶俑手上的皮鼓,重点查看了陶俑身上的釉色色块。
鉴别这种古代的陶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观察表面的色斑均匀度,但凡是一尊真迹陶俑身上都会存在色斑,这就好比年岁大的人脸上都会浮现出老年斑一样。
色斑连贯与否是陶俑类藏品真伪的关键性,如果色斑摸在手上有明显的凹凸感,就说明它是后添上去的,色斑的颜色分布不均匀,也足以说明斑块跟陶俑本身的属性不相匹配。
这尊陶俑的几块色斑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整体的质感均匀匀称,女陶俑的言行、神态也都一一对的上号。
第三件,青铜宝剑。
张俊开口介绍到:“这件青铜宝剑是我一位外国的朋友,前几天刚刚拿到公司来鉴赏,负责鉴赏的几位鉴宝师意见看法都不统一,干脆就拿到赌宝坊来,请吴岩帮忙看一眼,看它到底是真是假。”
我对这种青铜宝剑并不陌生,老家的大桥上就悬挂着一把。
它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青铜宝剑,这种宝剑的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刀柄、刀身上都能看到浓密的水纹,以及具体的落款,比如眼前的这把则特别标注了,童海河。
所谓的童海河并不是某个人的名字,确切的说应该是一条河的名称,这种宝剑一般都是悬挂在桥梁中间的祭祀宝剑,在古代用来镇压河中的水妖和水鬼,所以在古玩场上也被称之为镇河宝剑。
镇河宝剑一般都是由河两边的居住的村名筹钱请附近的铁匠锻造而成的,宝剑的具体价值也得分情况,譬如有的地方富裕能集资上千两的银子请师傅锻造宝剑,一千两银子宝剑的质量自然不用细说。
也有的地方穷的都快揭不开锅,村民们勒紧裤腰带捐出来几两银子,也能弄出来一把镇河宝剑。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